1943年5月,长江南岸的石牌小镇上,中日双方约25万人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厮杀。
表面上看,中国军队守住了阵地,日军被迫撤退,举国欢庆。
可这场仗背后的真相,远比“打跑了”复杂得多。
日军指挥官横山勇带着部队,在这场仗里捞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——53艘装满物资的船,顺顺利利地从宜昌开到了武汉。
石牌,这个当时不足百户人家的小村子,成了中国战场上的关键之地。
日军打石牌,可不是为了占领这个小地方,而是另有算盘。
1940年,日军占了宜昌,顺手抢了16000多吨内河船和50多艘好船。
可整整三年,这些船都窝在宜昌港动弹不得。
为啥?
因为长江航道被中国军队的水雷和岸防炮封锁得死死的,特别是石牌这道铁闸,日本人恨得牙痒痒。
石牌的防线可不是临时修的,早从1938年起,中国海军就在这儿修炮台,1940年更是把军舰上的大炮拆下来装进山洞,修成了坚固要塞。
1941年日寇试过强攻,结果被揍了回去。
这次日军打石牌,首要目标就是“打通长江,把船弄走”。
太平洋战场那边,日军缺船缺得厉害,这批船对他们太重要了。
日军指挥官横山勇带着大约10万精兵扑向石牌,表面上是为了攻占石牌要塞,威胁重庆,实际上是为了声东击西,吸引中国守军的注意力。
5月26号,日军第3、第39师团开始对石牌发起猛攻,炮弹像下雨一样。
中国守军拼死抵抗,白刃战、毒气战,惨烈程度难以想象。
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发生在5月28日的曹家畈附近大小高家岭。
中日两军在此展开了持续约3小时的惨烈白刃战。
战场上刺刀寒光闪烁,枪托与血肉横飞,整整三个小时几乎听不到枪声,只有冷兵器的撞击、士兵的怒吼与垂死的哀嚎。
在三角岩、四方湾战场,日军眼看打不下来,居然用了催泪瓦斯弹!
中国的士兵根本没有防毒面具,就用血肉之躯硬顶着毒气往上冲,硬是把冲上来的日寇几乎拼光了!
这简直是奇迹。
就在中国守军被死死吸引在石牌前线时,日军偷偷启动了宜昌的53艘船。
5月27号,这支船队借着炮火掩护,强行冲过石牌要塞眼皮底下的江面,一路顺流开到了武汉。
这批船对日军太重要了!
当时他们在太平洋上被打得狼狈不堪,正愁没船用。
这一下子弄回几十艘船和物资,能接着在中国战场上“以战养战”。
石牌我们虽然守住了,日军此次也没打进重庆,人也撤了,但他们心心念念的主要目标,还真让他们搞到手了。
日军不是靠强攻石牌硬冲开的航道,石牌要塞的炮台从头到尾都没哑火。
他们的招数是:声东击西!
派精锐部队从5月26号开始对石牌发起猛攻,炮弹像下雨一样,就是想死死吸引住中国守军的注意力。
日军一边与我们在陆上激战,一边在5月27号开始,就偷偷地把困在宜昌的那53艘船开动了!
这支船队借着炮火掩护,带着满船的物资强行冲过石牌要塞眼皮底下的江面,一路顺流开到了武汉。
这是日军策划此次会战的首要目的。
这批船对日军太重要了!
当时他们在太平洋上被打得狼狈不堪,正愁没船用。
这一下子弄回几十艘船和物资,能接着在中国战场上“以战养战”。
其实日军这次通航这只能算一次成功的“船队开溜”,可不是说他们从此就能在三峡水道里自由航行了。
因为石牌要塞的炮台还在中国军队手里,三峡的大门依然锁得死死的,日寇这次想西进重庆的算盘是彻底失败了。
为了这次偷运,也暴露了日军兵力不足、顾头顾不了尾的问题。
石牌方向的牺牲尤其惨烈:负责死守石牌核心阵地的江防军第18军各部,打日寇是没有一个怂的。
战斗自5月21日持续至6月3日。
横山勇指挥第3、第39师团、独立混成第17旅团等部,向石牌外围及核心阵地发动潮水般进攻。
八斗方阵地的争夺更是地狱级别,反复拉锯,阵地几度易手。
国民革命军顶在最前面的第11师,伤亡约3000人。
迫击炮炮手全打光了,重机枪排也因伤亡太重打不动了,连队里一大半兄弟都倒下了。
负责侧翼阻击的第18师,伤亡超过了四分之三,像八斗方这样的阵地,就是因为人拼光了才丢的。
第5师,光营长以下就牺牲了508人,还有300多人负伤。
天台观上暂编第34师的一排战士,全部血战到死。
朱家坪、八斗方这些地方,一天之内就倒下了几百人,形成了“百人坟”。
整个战区被打疼了:战区司令陈诚战后都承认,参战的15万国军,损失了近三分之一,“不好好休整补充一阵子,根本缓不过来”。
日军的这顿猛攻,确实让咱们第六战区短期内没了还手之力,他们自己在长江中游的压力也小了点。
横山勇于5月29日下令停止进攻石牌并准备撤退,是基于几个现实的考量:最重要的任务完成,他们利用战斗声东击西将宜昌船只物资运走,已于5月27日完成。
继续强攻石牌要塞,除了多死一堆人,没啥大用,代价也太过高昂。
中国援军陆续赶来,王耀武的第74军已抵达松滋,王甲本的第79军也已进入渔洋关,对日军侧翼构成严重威胁。
若不及时撤退,有被合围的风险。
中美空中优势显现,中美混合空军对日军的轰炸频繁且有力,已经开始对日军地面部队、补给线及制空权构成强大压力。
攻坚部队损耗严重,在石牌前线连日猛攻的第3、第39师团等部伤亡持续增大,持续攻坚力不从心。
面对不断增强的抵抗和外部压力,日军不敢恋战。
战役结束后,交战双方迅速展开了宣传战,各自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“胜利”叙事:国民革命军这边,立刻宣布“石牌大捷”!
十八军军长方天直接向上报告:“石牌日军已被击败!”蒋介石一听高兴坏了,马上让外交部长宋子文告诉美国总统罗斯福:“进攻石牌的三个日军精锐师团已被击溃!”官方对外公布的战果盛大。
这消息大大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士气。
日军那边,他们不承认被打败,一个劲的强调:“咱的主要目标达到了!”就是说船弄走了,物资运出去了,也消耗了中国军队的主力,撤军是计划好的,不是被打跑的。
石牌保卫战,毫无疑问是我们战略上的大胜仗:它用巨大的牺牲,彻底粉碎了日军顺着长江打进四川、威胁重庆的迷梦!
直到日本投降,他们也没能踏上重庆的土地。
这一仗,稳住了咱们抗战的大后方根基,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。
战后,美国和西方媒体一度把它捧得很高,叫做“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”,说它是“中国军队硬碰硬顶住日军还打赢了的经典案例”。
但我们也得冷静地看清这场仗的复杂全貌:日寇的撤退,不完全是战场上的失败。
他们最想干的“偷运船队”确实成功了,眼看我们援军到了,飞机也厉害,他们见好就收自己跑了。
他们想消耗我们兵力的目的,也算部分达到了。
咱们的胜利,是守住了最关键的战略目标,而不是说在战场上把日军揍得满地找牙、大获全胜。
咱们的守军,特别是像第11师那样的部队,付出了极其惨痛、令人心碎的代价。
如今在石牌村,抗战遗址纪念馆依然矗立着。
那些保存完好的战壕、炮台、弹药库和纪念碑,无声地诉说着那段交织着无比英勇、巨大牺牲和复杂真相的岁月。
日本的船队满载物资顺流溜走了,中国军队的旗帜重新插上了石牌阵地。
两边都宣布自己赢了。
而真正的胜利,属于那些用血肉筑成长城、用生命守护了咱们国家命脉的千千万万普通士兵——不管他们来自哪里,属于哪支部队。
石牌保卫战,砸碎了日军西进重庆的算盘,挡住了他们深入国土的铁蹄,是我们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后期一场重要的战役之一。
它也深刻地警示我们:战争不仅是刀子见红的厮杀,更是意志、智慧和战略目标的终极较量。
在铭记先烈不朽功勋的同时,唯有以更理性、更全面的眼光去审视历史的经纬,才是对历史和他们牺牲最大的尊重。
本文旨在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,无任何不良引导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欣旺配资-国内股票配资资讯-免息股票配资-手机配资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