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钱的问题,再便宜也不买!印度上门推销国产“阿卡什”防空导弹遭巴西拒绝
印度总理莫迪的巴西之行,原本被印度媒体寄予厚望——此行若能促成“阿卡什”防空导弹出口巴西,将是印度军工迈向国际市场的里程碑。
然而,巴西政府却在莫迪到访期间直接宣布终止谈判,转而采购意大利的EMADS模块化防空系统。这一记“闭门羹”让印度好一阵子沮丧。
“阿卡什”防空导弹的失败,根源在于其先天不足的技术基因。这款导弹脱胎于苏联1980年代的萨姆-6设计,印度耗时32年研发,2015年才勉强服役,却因性能落后屡遭本国军队拒收。其最大射程仅30公里,雷达系统仅能跟踪64个目标,且半主动雷达制导方式在现代电子战环境中生存率极低。
相比之下,中国参与竞标的天龙-50系统则代表了新一代防空技术的标杆:射程50公里、可同时追踪拦截12个目标、配备抗干扰三模导引头(红外成像+反辐射探测+卫星导航),已成功出口摩洛哥、卢旺达等国。然而,巴西仍将中国方案排除在外,选择了意大利产品。这一选择充分说明,国际军购市场不是简单的性价比考量,还附带着政治考量。
在美国重启贸易保护主义、强化对华技术封锁的背景下,巴西若采购中国武器,可能触发西方制裁风险。例如天龙-50需兼容西方指挥系统接口,但美国长期阻挠中国装备接入西方主导的标准链。
展开剩余57%此外,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正全力向印度推销KC-390运输机(已获欧洲多国订单),而印度急需运输机更新换代。若巴西采购印度导弹,可换取印度对运输机订单的倾斜。同时,巴西国防白皮书明确强调“多元化合作”,避免绑定单一供应方。巴西此时转向印度及欧洲,意在分散风险并增强议价权。
耐人寻味的是,就在军购谈判破裂的同时,巴西作为金砖轮值主席国,却成功“驯服”了常在国际会议中搅局的印度。巴西在峰会联合声明中强烈谴责克什米尔恐袭事件,并写入印度最在意的“跨境恐怖主义”条款,让莫迪在国内赚足政治资本。在批评单边关税时避提美国,在加沙问题中不点名以色列,为印度预留外交转圜空间。
金砖场内的默契合作,与场外的军贸拒绝形成鲜明对比——巴西清晰划分了政治协作与经济利益的边界:前者需要团结新兴国家,后者则服务于本国防务自主化目标。
巴西的抉择说明,即便性能碾压对手,仍可能败给“体系壁垒”。发展中国家普遍要求中国武器接入西方作战体系,但美国通过技术标准设卡。例如埃及就曾因雷达数据链兼容问题放弃中国防空系统。
印度以政府贷款和捆绑交易撬动市场(如向菲律宾提供导弹贷款),中国亦可探索“装备+基建+金融”套餐,例如为巴西提供防空系统配套的卫星侦察服务。在拉美等美国传统势力范围,可借力巴西的“平衡者”角色。例如通过技术授权、本土化生产(如在巴西设导弹维护中心),降低当地政治风险。
巴西对印度的拒绝,与其说是技术层面的否定,不如说是新兴国家在国际秩序中寻求自主性的缩影。它验证了当今军贸市场的铁律:性能、价格只是入场券,但政治才是决定票。
而中国军工的出海征程,也正经历从“性价比优势”到“体系竞争力”的蜕变——当技术领先遭遇地缘高墙时,唯有将创新链、产业链与外交链深度耦合,方能在全球防务市场中真正“突出重围”。毕竟,国际博弈场上,没有谁能仅靠武器参数赢得战争,更遑论市场。
发布于:安徽省欣旺配资-国内股票配资资讯-免息股票配资-手机配资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